——记丹阳市十七届人大代表、云阳街道迈村村党总支书记王金和
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高新区迈村,当地农民有句俗语,“镇江有个赵亚夫,丹阳有个王金和”、“要致富,请金和”。王金和,丹阳市第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丹阳市社区科普大学常务副校长,丹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理事,江苏大学产业教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茶园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课题负责人。获全国“创业之星”称号,2014年被评为第十一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度感动丹阳十大”三农“人物”; 2012年度丹阳市十佳“科技人才”,评选为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科技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镇江市劳动模范。王金和同志基于一个党员的责任,凭着一股立志改变迈村贫困面貌的豪气和决心,用超前的眼光,运用科技创新、品牌、人才、信息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带动村民,立足科学发展,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与创新,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资源,着力建设高效农业园区、高新产业园区、高品位农民集中居住区,兴业强村、富民惠民。
在丹阳市千百个村庄中,云阳街道迈村是一个新崛起的富裕村庄。在新农村建设中,迈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茶兴农,以茶致富,跨越发展,赫赫有名。迈村的亮丽名片是迈村茶场出产的茶中珍品“吟春碧芽”,而培育它的,是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作“秀才村官”的村党总支部书记王金和。
第一眼见到王金和,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五十岁来岁,修长的个子。但只要他一开口,你就会对他刮目相看。说起种植茶叶,他滔滔不绝;谈起经商之道,他也是娓娓道来。如果你能看到他在上级领导面前汇报工作时那种神采飞扬的神情,看到他轻松自如地运用多媒体向专家教授进行演示的场景,你一定会感到惊奇:这究竟是一位农民还是一位企业家,究竟是一位村支部书记还是一位专家教授?
招商引智带民富
担任迈村村党总支书记之前,王金和是当时丹阳城区房地产业的“三强”之一。十年前,云阳镇党委领导找到王金和,动员他发挥能人示范带动效应,回村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满怀对故土的深情,王金和带着变卖别墅等资产所得的资金,毅然回到村里当起了“村官”。
当时的迈村,没有像样的工业经济,农业生产也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如何使迈村迈开致富的步子?王金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抢抓丹阳市城区东进南移的机遇,建起了迈村民营工业园,到2009年底就有28家民营企业落户迈村,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王金和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大力发展以 “吟春碧芽”为主的品牌特色农业。他利用原春塘村荒废的茶园,建立了迈春茶场,引进日本专家指导茶叶机械化生产,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等合作,利用先进的无性繁殖等技术改造传统茶叶,使濒临荒废的茶园焕发了生机。为了给自己种植的茶叶起一个好名字,秀才书记的秀才脑子派上了用场。吟春,品味的是春天的灵气与精华,感受的是与自然的亲近;碧芽,采撷的是像碧玉一样珍贵的芽尖,包含着“创造绿色,保护环境”的经营理念。短短几年时间,依靠科技、品牌、人才和文化, “吟春碧芽”在省内、国内打响了品牌,先后被评为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
要想富,先修路,但在王金和心里,这个路不是一般的路,而是信息高速公路。王金和致力于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以信息为先导,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王金和积极争取挂村帮扶单位的支持,给迈村通上了光纤,配置了电脑,完善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并带头学习、钻研电脑网络技术,同时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人人学电脑,人人会上网。在王金和的推动下,迈村率先在丹阳市建立了第一个村级网站——迈村招商网。以此为平台,他亲自设计创建“吟春碧芽”农产品网站和农民致福网,把迈村推向更广阔的天地。村民们从网上组织货源、购置设备、学习技术,将无公害草莓、特色韭菜和小葱等农产品搬到网上叫卖,逐渐鼓起了“钱袋子”。
“双学”引领新飞跃
2006年8月,王金和在参加华西集中培训期间,聆听了吴仁宝老书记的报告,深深体会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是华西精神的集中体现,迈村要学习借鉴华西人40年“咬定青山不放松”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历程,把促发展、带民富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责任和一种追求。
如何进一步探索迈村科学发展的新路子?王金和认真思考着。他结合“双学”目标承诺,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认真制定全村发展的总体规划、近期目标和阶段性计划。从全村实际出发,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和农民集中区规划建设,使土地效益最大化。通过土地流转,他们把“吟春碧芽”核心区扩增到3个,面积由1200亩扩大到8000多亩,带动核心区周边3个镇、6个村,努力建设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茶文化、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迈村茶场向着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的方向迅速提升,村里成立了茶叶研究所,先后培养获农业部认证的高级品茶师、高级茶艺师以及制茶师、农艺师26人,提高了茶农的农业科技水平。成立了茶叶合作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数以百计的农户走上了种茶致富之路。2008年底,“吟春碧芽”通过商务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的百强企业评比,位列全国第57位,取得了江苏省第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园和第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资格,在商务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的企业资信等级评比中被评为AA级企业,与苏州老字号碧螺春茶叶同级。借力资本市场,积极培植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功启动上市程序,有望成为江苏省第一家茶叶上市公司。随着“吟春碧芽”的产业不断扩张,迈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目前全村工业销售收入达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360元,,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甘于奉献为民富
“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吴仁宝老书记发自肺腑的话语。在富民强村的实践中,王金和深深感悟着老书记吴仁宝的乐趣和幸福所在。顺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他带领迈村人先富帮后富,先后与云阳镇前艾片区的颜巷、春塘、张巷、三城等村结成帮扶对子,实现领富、带富、帮富。在丹阳市东北部丘陵地区扩建高效生态核心区茶园,带动丹阳丘陵资源开发,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王金和常与身边的同志说:没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气度,没有不讲索取只讲奉献的精神,就别当村干部。党员应该在觉悟上高于群众,作风上优于群众,付出上多于群众。为此,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马不停蹄地跑资金,夜以继日地找项目。为给群众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修建园区道路,推进河塘整治,大搞植树造林,实现全村组级道路硬化,家家户户建无公害化粪池。
王金和紧紧抓住丹阳市(云阳)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和丹阳市海归人才创业园落户迈村的机遇,加速规范土地流转促农民增收;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村民工资收入逐年增长,全村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实现全员就业;目前,迈村15万平方米的拆迁评估工作已全面完成,正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2011年实现村民市民化,居住集中化,服务社区化。
“能人富民”的效应正在显现,迈村村民的幸福指数正不断提升。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多重社会保障体系在迈村实现全覆盖。村民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率达到100%;积极发挥村慈善基金会的作用,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确保全村所有困难群众,弱有所扶、难有所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助。
一垄垄绿油油的茶树,一股股清幽幽的茶香,一排排新型的农民住宅,在“秀才村官”王金和的带领下,迈村人正努力编织致富的梦想,创造美好的生活,向着生产发展、道路通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百姓安居乐业的全面小康文明村大步迈进。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王金和还十分注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十分注重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养。王金和深情地说:“我作为丹阳市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今后将携手更多乡贤,在政府的引领下,发扬迈村村‘诚信、圆梦、绿色、共建’精神,与大家共同打造美好家园,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