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当代表就是要心里有百姓”
时间:2015-10-12 00:00:00  来源:  作者:

——记丹阳市人大代表丁金平

 

1994年,年仅29岁的丁金平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担任高楼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是做派出所合同制民警。怀着对农村工作的深厚感情,丁金平选择了村书记,这一干就是21年。当时,高楼村基础条件差,丁金平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干部筹措资金,改善村里基础设施,通自来水,修水泥路,村里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为了提高村集体收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村里创办了工业园,陆续引进了40多家企业,建设标准厂房3.4万平方米。经过20年的努力,高楼的村集体收入从1994年的2.4万元提高到了2014年的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800元。

富裕起来的高楼村,投入300多万元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在村庄主要路口安装电子监控装置,为村民缴纳亮化、绿化费用和环卫保洁费,减轻村民负担。近年来,每年在民生事业上投入都在80万元以上。同时,对困难群众加大帮扶力度。去年,得知村里有一位村民不幸得了白血病,经村委会努力,多方筹集资金30多万,挽救病人。为了加强村班子作风建设,从2009年开始,他带领村干部为村里义务劳动,清洁道路、清理水沟、清除垃圾等等,每年人均义务劳动时间达60天,保持了村干部的亲民形象,树立了村干部的威信。在他的带领下,干部工作劲头增了,群众人心齐了,各项工作更加顺利,社会更加和谐。近十年来,高楼社区没有发生一起信访。今年5月,在省纪委三解三促工作座谈会上,丁金平做交流发言,介绍了高楼社区的工作经验。

丁金平不但尽职做好村里的工作,更加注重履行好代表职责,作为两届丹阳市人大代表,他常说:“代表是职务,但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每年的人代会上,他都在深入调研走访选民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数条建议。高楼社区靠近沪宁高速丹阳出口,而丹阳出口到迎宾路最初没有红绿灯,交通混乱,经常发生车祸。丁金平当选代表后,立即将这个问题在市人代会上提出,当年红绿灯就安装到位。市实验学校门口车多速度快,每天往返学校横跨迎宾路的走读生有两千余人,虽然在2011年该路段增设了减速带,但此路段的交通事故仍然频频发生。丁金平了解情况后,提出在学校正门口路段设置红绿灯,控制过往车辆和行人。针对我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丁金平在2014年人代会上提出了普及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教育、增设心理健康咨询辅导站、合理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问题等方面的建议,得到市教育局的采纳。近年来,嘉荟社区安装管道天然气、2路公交车延伸到嘉荟社区、高楼社区自来水管网更换等选民意见建议都在丁金平的努力下得到妥善解决。

丁金平常说:“人大代表是老百姓选出来的,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才能当好一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