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投资草菇厂,刚开始只能小规模种植,等慢慢打开市场后才能扩大种植规模。因为,草菇很难保存,采摘的草菇必须当天卖完。因此,市场没打开的话,贸然大规模种植,容易造成损失。”“草菇种植过程中,出现鬼伞(也是一种菌类)多,原因可能是草菇培养发酵基不到位,或者控制温度偏低。”……每天,市人大代表、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丹阳市江南草菇专业合作社社长姜小红都会接到各地打来的电话,咨询关于草菇种植中的技术难题、市场拓展等。而她,都会实实在在、毫无保留地回答他们
自1996年合资创办了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来,姜小红一直刻苦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成功解决了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草菇周年栽培等诸多技术难题,并实现了产业化推广应用。同时,在她的带领下,依托企业院士工作站,2013年开展实施了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优质草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对传统农户式草菇周年生产方式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改造,实现了草菇清洁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真正实现草菇工厂化生产零突破。这对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推动食用菌产业技术升级,加快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建设进程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在潜心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作为一名十五、十六届两届的市人大代表,姜小红更是不忘“初心”,她把带领乡亲致富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自己办好企业之外的另一种人生追求。“作为人大代表,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是一种天职。而且我本身就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想要增收致富大多只能依靠种植高效农业。而食用菌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好,通过我带领大家一起去种植,既能让这个产业在丹阳发展壮大,也能让农民走上致富路。”采访时,姜小红说,经过多年的摸索,她在草菇种植上掌握了很多经验和技术,而这些恰好是农民种植草菇所缺乏的,通过免费提供技术帮助和培训,农民种植草菇更有信心了。
皇塘镇蒋墅康家村的姜尚愚曾经在外打工,每年只能挣到为数不多的一两万元。后来他在姜小红的帮助下,回家开始了草菇种植。他告诉记者,草菇种植中遇到技术难题,只要找到姜总,她总会过来亲自帮助指导解决。“我现在的草菇种植面积达到了一两千平方米,每年草菇种植收益一二十万元,可以说是轻轻松松。”他说,“姜总为我们菇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从草菇原材料菌种的提供,到后期的生产中技术难题的解决等,都为我们提供了无偿的服务和扶持帮助。要是没有她的帮助,我可能还在外面打工。”
类似姜尚愚这样在姜小红帮助扶持下走上致富路的农民有很多。据介绍,自2006年,姜小红领头创办丹阳市江南草菇专业合作社以来,现已发展社员290户,2013年合作社生产草菇1100吨,收购销售草菇2000余吨,实现产值3800多万元,利润280多万元。对社员实行股金分红106.4万元,按成员与本社交易额比例返还200万元。除了带领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壮大之外,姜小红还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的形式,通过举办培训班、供应菌种物料等方式积极推广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近十余年来,她共举办培训班80多期,培训农民10000多人次,同时每年供应菌种400余万袋,带动了我市及周边地区2000余户农民发展草菇菇房6000余间,年复种面积达600余万平方米,形成以皇塘食用菌产业园为中心的草菇产业带,全区现年产草菇1.5万余吨,产值2亿元以上,农民年净增收5000余万元,丹阳草菇这一特色产业规模化强劲发展,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最大的草菇周年生产基地”。
“身在群众之中,用心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心声也是广大选民对人大代表的期盼”。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等诸多光环的姜小红,在忙于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平时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民情民意。在当选人大代表的这些年里,她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多达二三十件,其中主要涉及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建设配套政策、农村道路、医疗卫生等民生热点,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