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丹阳市人大代表、丹北实验初级中学校长王辉国:“老师当年给的爱,我会继续传递下去”
时间:2024-11-14 10:55:36  来源:  作者:

    如果一定要把人的回忆具象化,那么用书橱来展现会非常形象——一部分书籍并无详细标注、也无特定规律,可以统称为“记得”;而另一部分书籍则会历久弥新、无论何时都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会被冠以“铭记”。

    在王辉国的“回忆书橱”中,有一本珍藏了30多年的书,这些年,他时常会把这本书“拿”出来反复研读,封面上的几个字多年如新,从未褪色:《省镇中的高中时光,1987-1990》。

    农村娃第一次出远门,进城上重点高中

   “父亲拎着大包小包送我报名的场景,至今难忘”

    省镇中。丹阳市埤城邹家村。导航软件显示,两地距离38公里,驾车只需40分钟左右。

 

    不过,在1987年,对于时年17岁、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村娃王辉国来说,省镇中是非常遥远的所在。“得知自己考上省镇中的消息,心中既开心又忐忑。开心的是我能够进城上学,而且还是去重点高中;忐忑的是我当时从未出过丹阳,更别说在外面上学、生活,心中很畏惧。”尽管已过了多年,王辉国依旧记得当年的那份复杂心情。

    和王辉国七上八下的心情完全相反,他的父亲则是喜出望外——儿子考上了城里的重点高中!他当即决定陪儿子一起进城报名。很快,各种衣物、生活用品打包完毕,父子二人拎着大包小包走出邹家村。

   “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父亲拎着各种包送我报名的场景,至今难忘。”王辉国感触地说,“有了父亲的陪伴,我也有了底气,整个报名过程很顺利。”

   “莽撞”少年郎徒步走回家乡

   “走了10个小时,吃完了干粮,鞋跟都磨平了”

    正式成为省镇中1987级新生之后,少年王辉国又遇到了一个新的困扰——想家。

   “开学军训结束后,老师宣布有两天休息日,可以回家。”对于每个离家的少年来说,没有什么比家更让人牵挂的了,王辉国也不例外。

   “我和班上几个丹阳的同学一合计,打算回家一趟,但赶到长途汽车站时,已错过了最后一班车;于是,我们几个商量,干脆步行回家。当晚7点多从车站出发,足足走了10个小时,一路上把报名时带的糕点、鸡蛋全部吃完了,几乎走了一宿,连鞋跟都磨平了,到家后让父母吓了一大跳。”提起当年的这个“莽撞”举动,王辉国至今还记忆犹新。

    不过,随着省镇中的学校生活不断进行,王辉国对于家乡的思念也日益减弱,因为班主任郭家骝老师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会提醒及时增减衣服,也会严厉管教错误

   “班主任刚柔并济的教育,让我终身受益”

   “我们住校的几个毛头小伙,经常不知道根据天气增减衣服,郭老师就成了我们的家长。”王辉国回忆着当年的一幕幕,“有一天气温挺高了,但我还穿着前一周的毛衣,郭老师看见后马上提醒我,‘傻孩子,天气热了,别穿这么厚的毛衣了。’”

   “不仅如此,郭老师每个休息日都到宿舍来看看我们,问是否吃得惯食堂?有时候还会带着我们住校生到市区转转,当时非常兴奋。”但让王辉国感触颇深的,不只是班主任老师的“温柔”,还有严厉。

   “那次,我和宿舍同学一起调皮捣蛋,郭老师把我们几个分开询问,只有我‘嘴硬’,始终不承认犯错。最终,郭老师对我的处罚是‘请家长来校’。”在当年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让父亲从丹阳老家赶到市区来,是一项非常严厉的惩罚。

   “郭老师刚柔并济的教育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如今回头想来,人都会犯错,但切不能一味抵赖、拒不改正,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对于我的人生观,是一次非常正面的引导。”王辉国说。

    当年的“王校长”成了如今的王校长

   “曾经我是爱的接受者,如今我是传递者”

    王辉国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毕业同学录,纸张略微泛黄,每一位同学工工整整写的毕业赠言依旧清晰可见。其中,有多位同学称王辉国为“王校长”,并且祝王辉国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校长。

    王辉国说:“省镇中的班级氛围非常融洽,同学之间关系很好。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有一年的学校晚会上,我演了一个小品,角色就是校长,从那以后,同学们经常开玩笑叫我‘王校长’。”

    当年同学之间的戏谑一语,如今已成真,曾经的“王校长”也成了真正的王校长。

    30多年来,王辉国始终扎根农村教育一线:获评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镇江市名校长、镇江市骨干教师、丹阳市人大代表,两次受到记功表彰。先后担任里庄中学校长、横塘中学校长,现任丹阳市丹北实验初中党总支书记、校长。2018年,王辉国获马相伯桑梓奖,2019年被评为丹阳市“最美奋斗者”,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丹阳好校长……

   “我在省镇中的岁月里,收获了很多关心和爱,曾经我是爱的接受者,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方式,向我诠释着教师的真谛;如今,我也遵循着老师们当年的教诲,会始终做一名爱的传递者,努力地把这份爱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