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三十年坚守,用责任和担当描绘“美丽乡村”共富画卷 ——记丹阳市人大代表,珥陵镇新庄村党委书记虞福贵
时间:2024-11-14 10:58:51  来源:  作者:

        走进珥陵镇新庄村,村庄里田舍沟渠交接,幢幢白墙黛瓦的农家小楼错落有致,美丽乡村的共富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这些美景的打造离不开一个人的带领,他就是丹阳市人大代表,新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虞福贵。自1991年进入乡村工作以来,虞福贵始终坚守着退役军人“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乡村建设奉献,为人民群众解难”的初心,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新庄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心全意谋发展,强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受多种因素制约,新庄村处在“无工业、无商业、无产业”的困境,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是他反复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方研究、走访、讨论,最终制定了“田园综合化,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线”发展蓝图,带领新庄村走向了富民强村之路。利用土壤优势,建成了江苏省水稻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实现“田园综合化”;以发展“品牌优质大米”为抓手,提升大米销售附加值,形成大米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挖掘和引进优质企业,延长“招商引资线”。三十多年的努力探索,村集体收入由负债20万元变为创收126万元,村民年均收入翻了三番,带动本村和外来人口就业达500余人次,让三分之二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用心用情解民忧,民生实事项目扎实推进

  图片  

        他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一起奔波在收获的田野上,全心全意完成一张张为民办实事清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实施硬化道路 50.5 公里,修建路灯 320 盏,户厕改造1513座,整治河道 13.5 公里,修建农桥5 座,每年帮扶困难党员群众 500余人次……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群众反映的“大病统筹医保、道路维修”等问题也被他归纳汇总形成建议提交,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丹阳市优秀人大代表”。
    齐心协力聚合力,美丽乡村建设焕发新颜

  图片  

         今年上半年,新庄村两个自然村被纳入丹阳市“小菜园”建设的试点村。虞福贵发挥代表作用,倾听、收集村民意见,为“小菜园”建设贡献力量。他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具特色”三个原则,牢牢守好“不大拆大建、不铺张浪费、不破坏生态”三条底线,结合村情村貌、民风民俗等实际,鼓励群众利用废弃砖瓦,变废为宝,村民房前屋后原本的自留地、零星荒地、闲置地块变身为“小菜园”,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新风景。
    三十余载岁月荏苒,虞福贵同志将继续把“人民选我当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刻为民为农,尽职尽责,书写更多平凡但不简单的代表履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