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村企融合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5-18 00:00:00  来源:  作者:

  近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导墅镇人大结合联系点的村——导墅镇镇东村开展了村企融合发展的尝试,从率队外出考察、整合本村资源、调查村级经济、了解民风民情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日前,在导墅镇东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村企融合发展”座谈会,拉开了该镇分会在联系点实施“村企共建,共同发展”的序幕。

  一、认真分析,了解村企融合发展的基础

  “村企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这是个新课题,在推进过程中,会有困难、有阻碍、有适应期,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导墅分会联系的镇东村有着较好的基础。首先,该村有一个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的共同家园。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无论我们是贫是富,家,是我们永远牵挂、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每个人都有,而连着我们情怀的镇东村,已经逐步去除贫困,甩掉后进。该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镇江市先进,环境整治全镇试点,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工作均在全镇前列, 2020年常规工作考核列全镇第四位,,重点工作列全镇第三位,建设美丽镇东,共创美好家园,正在有序推进。其次,该村有一批反哺故里、奉献爱心的能人志士。尤其是去年春节前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我体会最深,村里出嫁女儿丁新凤为娘家助力,低调沉稳的企业老总们为镇东抗疫出资,全村所有人都为这场抗疫战争付出了努力。那一次,短短几天,捐助超过了7万元,7万元虽然不是很大的数字,但是对于镇东村这些做一个螺丝,缝一顶帐篷、养一条金鱼的小作坊而言,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善,我更亲身体会到镇东企业家的互助互爱,心系家乡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镇东村的一笔宝贵财富。再次,该村有一班年轻有为、能担大任的“两委”团队。镇东村的班子,目前有7名成员,书记姜俊,全镇最年轻的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6人,2人为70后,其余4人均为80后90后。整个班子,目前是全镇所有村“两委”班子中最年轻的班子。而且从改选到现在,他们的工作业绩、工作思路和对未来的规划不仅符合镇东的实情,更多次得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他们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相信大家已经在这短短半年中深有比较、深有体会。我相信他们会是一个有活力、有冲劲、能干事、干实事的团队。

  二、理解包容,明确村企融合发展的难点

  虽然镇东村大部分是小微企业,但近几年,同样在宏观趋紧的形势下,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有的企业家形容为“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村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村企融合发展处于止步状态,缺少融合发展的基础。一是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土地制约、疫情防控等因素,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市场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即便是农村的家庭作坊,也或多或少都受到拖累,合作缺少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变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经济的发展是粗放式的,企业散、乱、小,产品多、杂、粗,随着结构的调整,民生、安全、环保,耕地的保护,质量的精准都对产业的规模、供给的质量、管理的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现在大家都普遍面遇到各项检查越来越多,各项整治越来越多,优胜劣汰的竞争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矛盾转型的复杂背景下,企业对村级的服务能力需要重新认知,村级也需要重新调整服务方式,大家都一样要需要逐步适应,村企融合更需要逐步适应。三是确有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应该说, 我们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很多,但很多在基层落实效果不明显,能够让小规模的企业享受到的更少。四是镇村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在80年代、90年代,作为村一级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上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企业需要用地,村里可协调,企业要项目,村里可以帮助争取,企业需要资金,有资源的村书记还可以帮助融资,企业有矛盾,村里可以协调。然而现在,一方面,受政策的影响,大部分服务内容村级都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也确有部分村干部能力素质的原因,让企业望而却步,影响着村企关系,是企业对村组织失去信心,或者说,至少不用那么依赖村级组织。

  三、多措并举,做好村企融合发展的文章。

  我们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和农村为主题,尤其是近几年,每次都会提到村企融合发展,也有很多地方逐步在探索一种双赢共赢的模式。近期,导墅分会率镇东村“两委”班子分赴省内外,考察乡村振兴,通过学习,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镇东村村企融合发展的“三二一”操作法。

  1、坚持党建引领,当好“三大员”。

  政策的变化,纪律的要求,并不是说我们镇村在发展上可以什么都不付出,我们现在从上到下都在说镇村与企业要构建一种亲、清的政商关系,我认为行政村要主动以村两委班子为核心,当好“三大员”。一是当好管理员。作为党的最基层的一级组织,人民选我们就是信任我们。要全村一盘棋,规范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健全网格化社会治理制度,规范各种信访机制调解制度。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一律按组织程序实施;凡是村“两委”确定和承诺的事项,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办到;凡群众和企业关注的事情,严格公开,确保大家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管,理好全村大小事务,以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二是当好战斗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如何赢得民心,就需要我们村“两委”为民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这一任五年要有五年的为民办实事的规划,每年都要有具体的实事行动。比如说2021年的实事,村级主干道路路灯全面亮化工程,这在全镇当属第一个村,现在村主干道虽然都是水泥路,但私家车的增多给夜行的人带来很多不便,这是一个很好的民生工程。村里每年只要能抓住一个重点进行推进,这样五年下来,镇东的面貌一定会有很大改善。同时,村“两委”每一个人的条线工作也都必须力争上游,这样镇东村在全镇的地位也能够不断的攀升。民生落实了,地位提升了,企业和老百姓对村级的依赖度必然就提高了。三是当好服务员。工作踏实了,成绩出来了,村里在镇里、市里才有底气。有了底气,才能有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比如说,在项目上,现在科技项目也很多,可以结合企业产品和技术为他们申报项目,争取资金补贴。比如说,在土地上,只要不是基本农田,也可以到相关部门去争取一下指标,调整一下规划;比如说,假如企业与企业有矛盾,企业内部存在矛盾,企业与群众存在矛盾,我们也可以有实力去协调,去化解。讲一万句口号,不如一次实际行动。我们“两委”干部要经常走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要,解决问题,主动介入,主动应对,以执着的信念,奉献的精神服务企业。

  2、坚持理念创新,绘制两张图。

  第一张图,是规划图。村企融合不能说只单纯的让企业赞助,我们对每个企业都要做到底数清楚,建立个性化的合作服务模式,与工业企业怎样合作,与农业企业怎样合作,与三产怎样合作?都要有一个比较详尽的规划和计划,与市政对接规划。

  第二张图,是资源图。立足镇东的实际,充分挖掘目前还存在的资源,如:土地资源、存量资产的资源、特色农、副、工产品的资源,形成一个全面的资源库,结合这些资源做好发展文章,筹建惠农网络平台,整合全村的农副产品的资源、农副业企业进行合作就是很好的尝试,这是一项利村利民的好事。抖音里的案例“唐县长爱太湖”的挂职女县长,利用网络平台,用2年的时间把安徽太湖县带上了乡村振兴路,这个网络的平台不可小看,每个村干部都应该有这样的先行理念。

  3、坚持共享双赢,共筑一条路。

  这条路,就是乡村振兴的路,是镇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道路。一方面,村“两委”要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为企业排犹解难。另一方面,企业要以衔接振兴为目标,履行社会责任,为道路建设、扶贫济困、环境改善、教育发展奉献爱心。村企双方这样就能实现“以民为本,造福一方”“创业富民,发展惠民”的共赢,共同铺就镇东村的康庄大道,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