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全市人大干部业务培训班于4月15日在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基地拉下帷幕。培训期间,专门邀请了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燕山大学的教授和全国人大、北京市人大的专家为全体学员讲解了人大业务知识、理论、国际周边形势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等课程,受益匪浅。盘点收获,就监督法和人大监督工作的学习做一些粗浅的思考。
学有所得——监督法和监督工作的要义
一、人大监督工作为什么重要
(一)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使命,一定意义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因监督而生,为监督而设,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初心
(二)监督是人大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定程度上看,没有人大监督工作就没有人大工作
(三)监督是人民群众看待人大和评价人大工作如何的基本判断标准
二、人大监督工作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阶段从1979年底到1989年初,主要是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开展监督工作,时间大致相当于六届全国人大期间
(二)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5年,主要是探讨人大新的监督形式,时间大致相当于七、八、九届全国人大期间
(三)第三阶段从2006年到目前,主要是实施监督法阶段,时间大致相当于十届全国人大以来
三、监督法的制定经过
(一)第一阶段是研究酝酿,大致在1986年至1990年
(二)第二阶段是组织起草,大致在1990年至2002年
(三)第三阶段是审议通过,大致在2002年至2006年
四、监督法的主要内容
(一)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手段
五、如何开展人大监督工作
(一)要懂监督
第一,懂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
第二,懂人大监督制度的内容。包括监督的主体、监督的对象、监督的内容和监督的手段
(二)要敢监督
第一,人大监督目前确实存在困难:一是难在监督地位立不起来;二是难在监督手段硬不起来
第二,人大监督工作的困难,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时主要的是主观原因
(三)要善监督
第一,用好政策,把人大监督工作往宽往深拓展。是以党的政策为引领,把监督工作做深;二是以党的政策为依据,把监督工作做宽
第二,用准法律,把人大监督工作往实往强推动是准确理解法律规定的含义,把监督工作做实;二是开展精准监督,把监督工作做强
第三,用力创新,把人大监督工作往活往好实现。一是要合法守底线,二是要实用讲实效,三是要能推广求发展
学有所思——本镇人大在监督工作中的做法
乡镇人大行使好监督权对加强乡镇政权建设、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农村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加强与一线选民的联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也立足于“六个专”,对改进政府工作、加强农村民主法治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一是专会审议。通过人代会和主席团会议,对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政府重大事项、重要议案进行专会审议监督,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二是专门视察。我们对票决实事、重大工程、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等督办,采取专门视察的方式。
三是专题询问。对于推进较慢的工程,我们采取这一方式。
四是专项评议。我们每年都确定5~6个乡镇对应部门作为评议对象进行公正执法评议。同时,还建立了每年一次的教育专题评议制度,有效改善了教育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是专组调研。从2017年起,我们就专门成立了预算审查监督小组、环境监督志愿者小分队、民生专研组等组织,对财政预算、环境治理、传统产业和一些涉及如养老、医疗等民生类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
六是专网监督。我们在做好“线下”民主监督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线上”人大监督工作中的作用,用足、用活、用好网络监督平台。开通了导墅人大二级网页,建立了市镇两级代表微信群,创办了“导墅微人大”微信公众号,建立民意快捷办理机制。
学有所悟——本镇人大监督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几个建议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监督底气
应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制度缺失是乡镇人大监督实效不突出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致使乡镇人大不敢监督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从法律的层面上明确乡镇人大的法律地位和相关监督主客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具体监督方式、内容、程序和结果效用,使乡镇人大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应建立考评奖惩机制。建议人大系统也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奖惩管理体系,对乡镇人大监督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奖勤罚懒,增强乡镇人大工作者的责任感。
二是争取党委支持,提升监督保障
一方面,乡镇人大要主动接受党委的领导,在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汇报、工作调研、代表视察、执法检查等监督议题的选择上,事先征求党委的意见,取得党委的同意,积极争取党委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促进乡镇人大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被监督者充分认识到人大监督是对事不对人,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落实,促进工作开展,使监督工作不再缩手缩脚,监督者不必畏首畏尾,被监督者更不用遮遮掩掩。
三是实行上下联动,提升监督合力
一是加强与上级人大联动监督。一方面,乡镇人大要学会借力。上级人大有天然的政治优势,若通过人大“上下一盘棋”来进行统一行动,统一布局。二是开展“党建+”的监督合作。乡镇人大可以积极与党委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把人大监督与纪委监督、政务督查等有机结合起来,对政府重点工程、重大事项及群众关注较多的惠民事项进行监督,形成乡镇监督的整体活力,促进政府部门的工作落实。
四是坚持清单推进,提升监督成效
乡镇人大的全局工作监督上,我建议应该抓住四个导向:首先,抓住监督的计划导向。乡镇人大应结合本镇实际,围绕党委政府的重点中心工作,制定全年监督工作的计划,以确保人大工作与党委、政府工作步调一致,更有利于推动工作,更符合党委的意愿、人民的期待。其次,抓住监督的问题导向。乡镇人大应结合本乡镇实际,深入调研,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把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民生事项推进的难点作为监督重点,真正使乡镇人大监督工作有针对性。第三,抓住监督的结果导向。对于监督工作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建议的落实,建立回头看、查结果的机制,增强监督实效。第四,抓住监督的主体导向。一方面要把好代表入口关,选举敢于为民执言,又具有一定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能力能为民执言的人担任镇人大代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镇人大主席和市镇人大代表的培训,提升乡镇人大和人大代表的监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