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人员流动日趋频繁,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过年不回家”成了外出打工人员最好的选择,这也是今年国家所提倡的。在导墅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外出打工决定不回家过年的人,他们是在导墅打工决定不回家过年的人,他们平凡、他们普通,但是,他们同样有着一颗大爱的心,他们更值得被尊重、被关心。
日前,导墅镇党委、政府梳理了部分家境比较困难的打工家庭,镇扶贫开发协会、工会、团委、妇联、教委、社区教育联合出动,对他们的孩子进行了慰问,让孩子们感受到导墅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让“不能回家过年的你”放心、安心。
过年不回家,等春来,再相聚
漂泊异乡的打工人,等了一年,只为到年底回家团聚,看看日思夜想的父亲、陪陪朝思暮想的母亲、抱抱一年未见的孩子……但是这一切都因为疫情而被阻隔,他们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难舍和太多的遗憾......
学生小龙来自云南,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体弱多病,在云南老家休养,哥哥在导墅打工,年仅15岁的小龙跟着随哥哥在导墅读书,一年没有回家了,不仅担心着生病的父亲,还牵挂着在老家上学的姐姐,但是他们忍着思念,坚强地说“听从政府号召,过年不回家了,导墅也是我们的家。”
学生小马是一名班干部,导墅人,父亲出过两次车祸,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一人外出打工抚养小马姐妹。妈妈给姐妹俩买好了过年的新衣服,但是小马却懂事地跟妈妈说“妈妈,今年过年提倡就地过年,等疫情过去您再回来吧,我们会把爸爸照顾好的。”
幼儿小刘,父母离异,母亲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去世,奶奶改嫁,5岁的小刘跟着年迈且体弱多病的太公太婆生活,已经上小班的孩子完全没有正常家庭孩子的聪惠和灵活,因为母亲在外打工,也决定不回家过年,我们在心疼这家困境的同时尝试着和孩子做一些沟通,但怯怯怕生的孩子躲得远远的,让慰问组一行的心情不仅更添了几分沉重。目前这户人家已请所在村和镇民政部门建立重点帮扶机制。
每一个家庭,
都有每一个家庭的辛酸。
但是,
两行思念泪,
一种思乡情。
每一个中国人,
都有着特别的春节记忆,
那是家的记忆。
最美的风景,
是回家的路,
但是今年的春节,
与以往不同,
有的人把归途变成逆行,
有的人把归途藏于梦中,
更有千千万万的人,
为支援抗疫,
选择“不回家过年”。
他们选择坚守
只为了更好的相聚。
谢谢过年不回家的你!
等春来,
我们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