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至21日,我镇人大组织部分市、镇代表及政府分管领导赴浙江省萧山区河上镇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我们先后学习考察了河上镇集镇建设、河上镇凤凰坞村美丽乡村建设、河上镇众联村“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并在众联村会议室与该镇人大副主席叶建华、分管副镇长傅汤迪、美丽办主任金畅益、村党委书记俞伟达进行了座谈。
一、 做法:
1、河上镇凤凰坞
秉承‘初心+民心=乡村振兴’的理念,走一条‘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之路,起草出台《凤坞村“五德凤凰坞”村民通则》,围绕行善积德、家庭美德、邻里关系、村庄建设、社会公德等方面内容设置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五大项目,采取积分制的形式,对村民行为进行评议管理。
结合“抗战圣地、红色凤坞”党建文化元素,制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化墙”和“党建小景”,处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中华传统文化、村史典故等。
以知青馆、岩将庙等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利用固定主题党日,结合“百千万”、“民情双访”、“镇党委书记面对面”等活动,以一堂党课、一场宣讲、一项赛事、一次服务、一对互助等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形成德治合力,唤醒振兴活力。
2、河上镇众联村
该村村民和善、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庄和谐、大爱和德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五和众联模式,已被写入浙江省、杭州市总结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施方案。众联村依托浙江“三治模式”——自治、法治、德治,创新五和众联模式。
(1)自治:一家一账,村民行为实行积分制。众联村制定了《“五和众联”村民通则》,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积分制形式,一家一账实行加扣分,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庄、和德大爱五大板块设置加扣分目录,内容涉及: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保护环境、见义勇为公益捐助等社会倡导的良好行为列入加分项,赌博、酒驾、家暴、不负赡养义务、搭违建等列入扣分项。“五和众联”的积分由众联村评议小组进行评分。参评人员由党员、村民妇女、乡贤和社会组织代表,每季度评议一次,经过三分之二评议成员参加并过半同意才能有效,评分值在村务公开栏和村微信公众号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如有异议,可在7日内提出,由德高望重的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5人组成的“仲裁小组”进行仲裁。按照积分分值,每季度评选出“十佳家庭、十佳邻里、十佳婆媳、十佳党员、十佳村民”,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村党委书记俞伟达向我们代表一行透露信息,将村民的家庭积分作为信用积分,正在与萧山农商银行签定协议,作为借款优先条件,众联村村民的积分越高所享受的政策越优惠。
(2)法治,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安治理延伸到末梢。法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也是夯实基层治理的固本良策。在河上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多个单位的协作下,河上镇众联村的法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和融入。全村在原有的3大网格的基础上,又细分了16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选定一个网格员,负责矛盾纠纷处理、普法宣传、平安巡防等,每家每户的门口信箱都有报警电话、火警电话、自来水抢修、电力抢修、老娘舅调解电话,使村民有任何事能在第一时间寻求帮助,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一线解决,足不出户,户不出村。众联村还把普法讲座引入“五和讲堂”,定期邀请农村法律顾问给村民讲课受法,把法律服务纳入志愿者服务项目,使得人人学法,人人知法、人人守法。
(3)德治,成立志愿者队伍,公益服务凝聚人心。众联村在2017年成了众联村七彩公德社,按志愿内容分为助教队、敬老队、洁美队、文艺队、平安队、体育队。助教队主要帮助双职工家庭,子女放学后无人照管而设立,主要辅导学生的作业,假期来临开展各种兴趣小组,使学生假期生活丰富多彩。敬老队是定期给7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理发、洗头、洗脚等照料活动。洁美队是在塘村自然村新区里进行义务劳动,清扫路面、清除垃圾等。村民自觉参与村级事务,开展公益活动,已成为众联村村民的共识。
二、体会
1、乡村干部政治站位高、创新意识强
萧山区河上镇凤凰坞村党总支书记董建介绍说:作为村书记要讲政治、讲党性,绝对忠诚,牢记书记职责,强化看齐意识。要讲方法、善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与党员群众多沟通,带头讲奉献。要重责任、敢担当。对岗位责任要带头担当,对大事难事要勇于担当。要重公道、肯吃亏。干事要有公心,做事要公开,办事要公平。要知敬畏、守底线。管好钱袋,管好公权,管好家人。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理出头绪、理顺关系,关键靠党建。要把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立起来。无论是行政组织、自治组织,还是新社会组织、经济组织,都必须始终置于党组织的领导之下。要把村里各支队伍带起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书记就如连队的指挥员,只有把连队建强了,班子团结了,才能干成事,才能打硬仗、打胜仗。要把各项制度和规矩严起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执行,就只能是一纸空文。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搞上去,要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想方设法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带动共同致富。村级经济发展了才是硬道理,只有壮大了村级经济,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实事才能开展起来。我们村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有一条“座右铭”始终不变,就是必须秉承“初心+民心=乡村振兴”的理念,走一条“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之路。
2、乡村振兴规划引领高
该镇分管副镇长傅汤迪介绍:乡村振兴要在规划引领上下功夫。在每个村的规划设计中,邀请清华大学、中国美院、浙江大学等顶尖团队及华清、远见等省内外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美丽乡村规划。为提高规划落地性和有效性,多次邀请市区两级农业、旅游部门和镇村干部一起到现场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和优化。
3、项目推动实
在该镇第一批美丽乡村提升工程共实施项目59个,总投资8933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28个,完成总投资额5715万元。针对投资项目,该镇主要做好“三关”——严把工程队伍准入关,严把质量进度管理关,严把验收关。
4、长效管理诚
该镇多方结合,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在积极探索开展“五和众联”、“五德凤凰坞”等自治模式的同时,通过开设“村民讲堂”、“东山学堂”、“三联书院”等提高村民自治意识、参与程度和素质能力,同时依托文化礼堂、文化中心举办的各类民俗文化活动,给村民和游客带来美丽乡村建设的红利。
5、协作共嬴意识强
该镇发挥资源优势,在产业带动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2019年河上镇成功入选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凤凰坞村的“惜晚庐”高端民宿已陆续开业。龙窑遗址活化项目正式签约,侵华日军罪证史料博物馆、大坞漂流项目、浩楠农业项目落地。
该镇进一步加强产业融合程度。做好三篇文章——“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城市+旅游”。三是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围绕互联网+创新乡村宣传模式,依托“智安河上”体系和借助阿里云团队的力量,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构建营销、服务、管理等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综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