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29日,受新疆可克达拉市人大的邀请,南京市人大的李建主任、界牌镇人大的李栋主席和我一行三人,远赴可克达拉,为该市人大组织的代表培训班的学员讲课,虽然只是几天的短暂行程,但感慨良多。
可克达拉,塞外江南,在我的心里,一直是向往甚至神往的地方。但是,从南国到北疆,对于几乎足不出户的我来说,感觉太遥远了,远到可能这一生都无缘企及。之所以向往,缘于一首歌——《草原之夜》。田歌作曲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歌声中飞出的旋律悠扬婉转,抒发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热爱和对共和国建设者的由衷敬佩;它像一泓清泉,渗透咏唱者的心房,回荡在可克达拉宁静的夜空,令人陶醉,至今久唱不衰。接到丹阳市人大的通知,心底一阵狂喜,仿佛感觉自己早已深入军垦农场,在北疆的傍晚,一边散步,一边听着草原的篝火旁传来的悠扬歌声。之所以向往,缘于一条路——312国道。家门口的312国道,她的终点就在这里,一条路把我们与可克达拉紧紧相连,一心想来看看,312的这一头,有着怎样神奇美丽的世界?之所以向往,缘于一拨人——援疆人。从五十年代开始,一拨拨的援疆人,他们离乡背井,来到北疆,建设兵团,为这里的发展奉献了青春。他们有的人选择了扎根北疆,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都在这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有的人,还把生命留在了这里,用生命谱写援疆大爱。曾经的老领导——镇江市对口支援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前方指挥组副组长、师长助理王华就于2016年在这里殉职。因而,一直想来看看,是什么能让他们离妻别子,不远万里,孤军作战?
地处伊犁河北岸的“可克达拉”开阔平坦,历来是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徒居之所。因每到春夏之交,旷野上繁花四放、碧草如茵,哈萨克牧民便给她取了一盒令人心醉的美名——可克达拉(译成汉语就是“绿色的原野”)。可克达拉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于2015年才正式建市,目前全市有人口7.5万人,地域979平方公里,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实行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由兵团四师63团、64团、68团全部区域和66团、67团部分区域组成。到可克达拉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去看了王华援建的所有的工程,印象中的荒凉被现代化的建筑、园林化的城市所取代,追寻着老领导的足迹,亲身感受到他和援疆的同志们给这里带来的发展和变化,内心酸楚的同时,更多的是深深的敬佩和景仰,也对美丽的可克达拉更添了几分亲切。授课的这几天,分别见到了镇江和丹阳在可克达拉援疆的老领导和老同事,满头黑发的帅小伙们不知何时都成了银丝密布的小老头,曾经的年轻英俊也不知何时多了几分沧桑和衰老,可见他们在这里,辛劳的工作、孤寂的生活,这种煎熬,远非内地的我们可以想象吧?但是,他们却依然在义无反顾地坚持着、坚守着……这种精神,让我在可克达拉的每一天都被深深震撼着!
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想当一名老师,三尺讲台,传道授业,那是一种何等的荣耀?但事与愿违,终未如愿。所以这一次,是平生第一次,以讲课的形式来过把“老师”的瘾,穿越万里,感觉自己从“闷葫芦”一下子变成了“说书佬”。我,属于那种胆小、怯懦、不善言辞的女人,因为这样的性格,从小就闹过很多的笑话,比如去亲戚家看到陌生人就会吓得哭,比如跟着爸爸出远门从来不敢离开他半步,比如参加工作后接个电话也会结巴,即便是现在,有时跟领导汇报工作也会脸红,有些笑话直至今天,还被家人拿来打趣。收到讲课通知后,一直有一种紧张、忐忑的感觉缠绕,但是当真正坐上讲台上,打开PPT,,面对台下150多张真实淳朴、渴求知识的脸庞,突然觉得,不远万里赶来,应该好好地把“如何发挥代表作用”讲深、讲透,因为这样的心态驱使,木讷的人顺利完成了两个大课的讲解,没有紧张,没有结巴、没有脸红……讲课结束后,认真的学员们纷纷来拷贝课件,留取电话,添加微信。可克达拉市人大刚刚建立两年有余,这些第一次担任市人大代表的学员们对怎样履行代表职责虽然充满了疑惑,但是,安静的听课氛围,认真的课堂笔记、求解的各种问题,让我觉得:原来,自己所认真实践的,正是这里所迫切需要的,对于这里,我们也算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培训班很快结束了,我们也踏上了归途。临别之时,我跟可克达拉市人大的同志们开玩笑,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却没有像以往那么想家。因为,可克达拉之行,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经受了一场洗礼,一场心灵和灵魂的洗礼。北国的风光让人震撼的。行程的目的让我们没有时间去游览这里的山水,但是踏入这片土地,便被这里深深吸引。初雪后的北国,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沿途的山脉,积雪尚未消融,在阳光的映照下,层次叠出,与一碧如洗的蓝天相映衬,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北国风光画卷,让人一下子懂得了,什么叫干净?什么叫纯净?北疆人的风貌更让人震憾。风光是一种外在的美,风貌,则是人骨子里的美。北疆人骨子里的淳朴、善良、真诚、认真的品质不止一次地深深打动了我。在可克达拉的几天里,人大的同志、援疆的同志,他们完全以一种对待老师的态度、对待专家的态度来安排我们的课程和行程,那种热情、周到和谦卑,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就怕自己没有把所懂得的倾囊相传。我和同来的李栋主席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一个决定,我们一起写了一份委托书,把本次的讲课费用请可克达拉市人大的同志代捐到我们的老领导——王华同志援疆时倾注心血最多的可克达拉镇江中学,用于对贫困师生的资助。一拨又一拨的援疆人,为这里的发展付出了人生最美的年华,我们,只是来动动嘴皮子,有何理由、有何脸面收取他们的报酬?我们在离开时,给可克达拉市人大留下了所有的联系方式,并给他们作出了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只要我们懂得,随时可以为可克达拉市人大代表工作的完善和发展贡献力量、指点迷津!
可克达拉,美丽的可克达拉,相信我们一定会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