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拥抱互联网 实现新跨跃——皇塘镇家纺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8-11-27 00:00:00  来源:  作者:

    丹阳市皇塘镇素有中国家纺名镇之称,全镇目前共有家纺及配套企业250余家,从业人员约有1.5万人,年销售额约36亿元,约占全镇工业企业的三分之一,拥有堂皇、澳丹奴、霞琪、宝优乐、皇晶、婷峰、婷妃等驰名、著名、知名品牌,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专卖店,产品远销欧美及东亚各国。但近几年来,企业普遍感到增长乏力,用工难、资金难、营销难……,如何摆脱行业发展的困境,需要家纺企业和政府部门从组建行业协会、做优细分行业、走出互联网营销误区、规范经营行为、优化服务监管等五个方面作出共同努力,实现皇塘家纺行业新的跨跃发展。

一、成立家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引导和发展自律

在皇塘镇家纺行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直有成立家纺行业协会的呼声,政府及有关部门也曾经牵头调研过,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成立家纺行业协会的愿望未能成真,也使全镇家纺行业的发展缺少了行业协会的引导和自律。在本次走访中,很多企业再一次提出建立家纺行业协会的愿望,他们渴望有自己的行业组织,也希望行业协会的建立能够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规范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指引全镇家纺行业的发展。

二、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做强做优细分行业

家纺是大类产业,皇塘镇的家纺虽然起步早,有过高速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但近几年,规模企业的增长放缓,成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山大。即便是皇塘的特色细分行业——纯棉内衣的发展,近年来,也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放缓后,感受到了以广东为代表的优势家纺行业的挤压和挑战。中美贸易战打响后,挤压和挑战将更加严峻和残酷,很多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寒风的凛冽。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皇塘要在巩固传统床上用品市场的基础上,做强做优纯棉内衣优势产业,尤其是孕妇哺乳内衣。出路何在?一要改变现有的同质化竞争格局,不能千厂一律,靠仿制为生,要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大众创新的局面;二要理性定价,改变无序价格竞争的混乱局面,要放弃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挤垮竞争对手后,获得超常规发展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从皇塘已有的采取低价倾销模式的企业看,销量的爆增仅是昙花一现,巨额的后续投入成为经营者的恶梦,投资人还没有看到盈利的那天,即已轰然倒塌,到头来,只能是又一出现实版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悲剧,既伤了同行,又搞垮了自己。原因何在?通用快消品的垄断是伪命题,这一点,业界已有共识。家纺行业技术和资本门槛低,已是充分竞争行业,家纺的零售又怎能轻易垄断?即便理论上有可能,也需要天量的资本,这种量级的资本皇塘没有,风投更不会进入没有未来的项目;三要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全行业必须树立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功能的经营理念。    

三、走出发展误区,在更高的层次拥抱互联网

市场,尤其是特色产品市场,是行业信息的汇集和发端处,也是一个行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平台。皇塘的家纺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建设家纺市场的想法,这个想法甚至早于南通的叠石桥家纺市场,可惜一直没有付诸实处,错失了良机,成为了皇塘家纺发展中永远的伤痛。时过境迁,家纺行业的市场布局已悄然形成,新建家纺市场既无客观的条件,也缺乏交易的支撑。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重构了现代信息体系和物流体系,也深深地影响着家纺业的未来。主动拥抱互联网,成就了现在的中国,提速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家纺电商的兴起,是皇塘家纺业拥抱互联网经济的开始,也是上天给予皇塘当年未建家纺市场的弥补。在走访中,皇塘家纺的领军人物荆玉堂认为:如今的电商,不再是新生事物,已是家纺企业常规的营销方式之一,不能为电商而建电商,必须有清晰的战略定位,要想清楚电商能为本企业带来什么,盈利是前提,不能长期陷入赔本赚吆喝的误区;二要通过电商扩大品牌影响,三要通过电商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笔者以为,互联网的确已不是新生事物,皇塘的家纺需要而且必须拥抱互联网,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时代的要求,但身在其中的经营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商就其本质而言,只是销售方式的变化,传统且充分竞争家纺行业电商更是如此,他不会造就一夜暴富的神话,盈利的核心仍在于资本的运作效率,经营者应放弃不切实际幻想,走出低价不正当竞争的误区,在产品的创新、成本的控制、管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这些条件具备了,依附于此的电商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皇塘原有的特色——孕哺内衣,市场份额有一定比例下降,第一方阵企业数量和排名在主流网络销售平台也有下降,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更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全行业一定要注重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要把加强产品创新作为企业的竞争手段,规模企业要与高校和科研院建立长期深度合作关系;要把争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企业占领市场扩大再生产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丰田老龄化的加速,劳动人口占比将逐年下降,劳动力红利已不复存在,必须把加大生产环节的技术改造作为企业换档升级的内生动力,提高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根本上摆脱用工难。

四、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守法经营意识

近年来,随着皇塘镇家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投诉、举报、索赔和要求举报奖的复合型职业投诉举报呈高发态势,处理难度大、周期长,不仅给经营户带来直接损失,影响家纺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导致有限的行政监管资源被大量占用。皇塘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结合投诉举报案件以广告违法居多的特点,采取三项措施,积极应对投诉举报。一是向家纺经营单位发放《预防投诉举报告经营户书》,建议经营单位明确专人审查经营的合规性,对经营的网站、产品的包装等进行自查,不得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禁止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对产品特有的性能功能作描述,必须有明确合理的依据;指定专人(专门机构)处理投诉,避免投诉处理不当,升级为举报;增添录音电话等必要的设备,保留处置过程中的证据,从源头上减少投诉举报;二是制作《提交材料通知书》、《投诉举报处理提示书》,限期当事人提交申辩材料,告知当事人处置程序,提高处理效率;三是在处置过程中,形成格式化办案文书,提高处置质量。

在市场监管分局和经营户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数量明显下降,但每月的量仍在100件左右。依法经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是一个行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根基,经营者应全面提高守法经营意识,要严格执行产品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按规定要求选料用料;要规范产品的标识标牌,严禁虚假宣传;要树立品牌经营意识,规范商标专利的使用管理;要树立诚信广告意识,不得误导和欺诈消费。要通过全行业的坚守和努力,始终关注质量和服务,培养忠实的消费群体,树立皇塘家纺的口碑,这才是皇塘家纺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五、优化服务监管,营造宽松有序营商环境

一个区域的发展,一个行业的繁荣,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支持。给市场主体松绑,激发市场活力,一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向,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已在行政许可的便利化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也给政府和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要完成新的挑战,政府和部门必须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抛弃乡下锣鼓乡下敲的传统想法,坚定走依法治镇的道路;必须牢牢把握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搞形象工程,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服务监管的落脚点;必须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重树家纺为纲,其他优势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规划发展思路,支持家纺特色产业发展,扩大家纺重镇的对外影响力;必须彻底改变传统政府部门单打独斗的服务监管模式,树立互联网服务监管思维,党委政府牵头,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综合服务、智慧监管的体制机制,营造宽松有序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