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群众有事回“家”说 代表履职在“家”做——导墅镇切实加强代表履职载体建设
时间:2018-09-13 00:00:00  来源:  作者:


加强和规范代表履职载体建设,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接受选民监督的有效途径。导墅镇有代表之家7个,代表联络站7个,其中镇级综合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各1个。今年以来,导墅镇人大立足“家”这个温馨的名字,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把镇级综合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建成了群众心中温馨服务的“家”,代表眼里监督充电的“家”,人大工作展示提升的“家”,实现了群众有事回“家”说,代表履职在“家”做。

一、建好家

镇人大根据市人大规范化建设提升年的要求,把握“水乡、人文、人大”三大要素,提档升级建好家。一方面,坚持家外水乡特色,家内人大特点”。将镇综合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重新选址,易地重建,在鹤溪河畔、匡亚明文化广场上的文体中心专门调整出130平方,作为“家”“站”专用,投入16万元重新装修改造,围绕“人大主席团制度、人大网格布局、代表活动和联系接待选民制度、代表履职和代表风采”等五大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并配齐配全硬件设施。新 “家”家外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家内个性彰显、作用突出,达到了“十有”标准:有醒目标示牌、有履职工作牌、有会议桌椅、有案柜报架、空调电脑投影有音响话筒、有工作计划、有工作制度、有活动记录、有代表档案。另一方面,坚持线下之家功能齐全,线上之家方便快捷在建好线下的代表之家的基础上,该镇围绕网上人大创新思路,积极拓展了线上的代表之家。更新了“导墅人大网站”、建立了“代表小组”微信群、建立了“导墅微人大”微信公众号,让代表和群众线上线下、随时随地发表意见建议。通过努力,该镇基本做到了“线上代表之家与线下代表之家”相结合,“网、号、群”与“家、站、室”相同步

二、管好家

代表之家也如同一个家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导墅镇对于“家”的管理实行“家长、家训、家谱”的家庭管理模式。“家长”管理,即将素质好、热情高、能力强的六个代表小组长确定为家长,发挥他们联系代表、组织活动、服务选民的重要作用。家训”管理,制定了导墅镇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导墅镇人大主席团学习制度导墅镇人大主席团活动制度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制度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小组和代表制度代表履职登记制度、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办理制度人大档案管理制度代表小组学习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联系接待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视察调研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代表评议职能部门工作制度代表小组活动考核评比制度、导墅镇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试行)、人大代表权利、人大代表义务导墅镇人大代表行为规范”等18项制度,让代表们依“训”履职确保“家”里月月有活动、季度有重点。 “家谱”管理,即建立了“我们这五年……”代表履职管理档案,对每个代表的个人情况、履职情况记录在册,对参加“代表之家”的各项活动进行记录积分,作为奖励先进的一种参照。

三、用好家

导墅镇依托线上、线下代表之家,认真开展各项活动,确保“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成为了一种常态。今年以来参与家内活动的代表93人,累计组织活动11次,接待选民32人次,接待考察2次。目前,该镇的综合代表之家已具备了五大功能;一是民主建设的阵地。线上、线下代表之家标准提升后,可以说已成为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为代表们活动提供了场所和阵地,让群众有处说话,让代表们有家可归;二是学习培训的园地。专门征订和购买了宪法、监督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人民与权力、民主法治建设、代表建议方案书写等法律书籍和业务书籍,每季度组织一次代表学习、培训等活动,有效提升了代表素质;三是议政督政的平台。梳理分类代表建议意见和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对办理责任和推进进度在家内建立“线上线下”的公开栏,同时开展实事视察、民生质询、集镇规划评审、部门述职等专项活动,督促民生实事早办成、早落实;四是联系选民的桥梁。开展接待选民活动。采取轮流值班的方式,安排市镇两级共93名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同时明确1名代表联系走访3位选民,听取心声,及时交办。同时我们还利用微信群和“导墅微人大”的线上之家,收集民生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对外展示的窗口。代表之家建成后,该镇分别承接了丹阳市人大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山东高唐人大考察等多项活动,展示本镇人大工作,加强乡镇间、与外县市间的交流。

该镇的代表之家建设是丹阳市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丹阳市人大今年共投入了120万元用于乡镇综合代表之家提档升级,为全市闭会期间的人大代表活动注入了活力,为基层民主建设注入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