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对口结同心 协力拔穷根——丹阳市政法委扶贫工作侧记
时间:2017-09-14 00:00:00  来源:  作者: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新一轮“扶村帮户”达新标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丹阳市政法委于20161月与导墅镇镇东村结对帮扶,一年多来,按照“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要求,立足镇东村的现状和条件,优选第一书记,深入调研,扎实谋划,坚持真扶与实帮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对口结同心,协力拔穷根,共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 帮户帮在节骨眼

农村有句老话:救急不救穷。但是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市政法委坚持既要救急,也要救穷,不能让一个人掉队。镇东村有建档立卡户32户,为了让建档立卡户尽快摆脱贫困,市政法委和镇东村第一时间逐户走访,摸清底子,根据这些建档立卡户的“因残、因病、因老”三大致贫原因,采取结对帮扶、精准施策、因户制宜的原则进行。如该村双目失明的沈书龙老人,单身无住房,无经济来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剑平在走访中不仅进行了慰问,还现场解决困难,为沈书龙落实了养老院和重残补助金,使其生活有了保障。又如该村的吴美英老人,丈夫去世多年,本人身患难夫妻重度糖尿病,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但又不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市政法委除了送上慰问金外,联系市慈善公益救助,最大限度减轻吴美英老人的医疗负担。

二、 助村助在第一线

市政法委对镇东村的帮扶不仅是在帮助建档立卡户的脱贫上,他们深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了解百姓需求,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也作为帮扶的一大重点,倾心、倾力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一年多来,市政法委多方协调,协助镇东村建设农村村级道路2条,总长度6公里,整修沟渠9公里,新建村民健身广场1个,落实社会治安防范措施,建成镇江市“十星级”平安村,提高了百姓生活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三、 扶持扶在关键点

精准扶贫工作最大的困惑是贫困村的脱贫,市政法委把“推进产业造血扶贫”作为发展壮大村级经营性收入的关键点。一是优选扶贫项目。镇东村地处偏僻,无论是地理位置、村级实力在发展项目上都不占优势,市政法委结合邻近村的现状,积极协调,将镇东村与邻村白马村合作进行项目建设。经过努力,目前已开始和白马村合作标准厂房建设租赁项目,并和丹阳市乐意包装彩印公司达成合作租赁协议。两村合作建设5000平方米标准厂房,总投入400万元,年收益每村20万元。二是提供项目服务。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政法委领导班子和第一书记现场办公,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需要市级部门协商解决的,将帮助镇、村全程跟踪服务,一起协调解决。三是筹措建设资金。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市政法委更是努力帮助村里想办法、动脑筋,除自身帮扶单位给予支持之外,积极引导村委会依靠上级补助资金,并建议镇政府建立税收分成或新增税收奖励制度,形成帮扶单位、镇、村三级拼盘的资金筹措机制,为项目的落地提供保障。

漫漫扶贫路 浓浓民生情。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剑平表示: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市政法委在新一轮“扶村帮户”达新标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做实功、用实劲、求实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步推进、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