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动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按照市人大2014年度工作计划,12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王金祥副主任带领市人大环资城建工委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对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城建、交通重点工程进行了视察。市政府副市长马耿良、沈留海参加了视察活动。代表们先后实地察看了万善公园、城北分洪道、实验幼儿园、人民公园、正则幼儿园、人民大桥以及中山路下穿铁路涵洞、车站路、沪宁高速东互通工程,并听取了市水利局、住建局、交运局、城管局负责人的情况汇报。现将视察情况通报如下:
2014年以来,在全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城建交通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民生重点项目得到扎实推进,城市综合面貌得到显著改善,百姓宜居环境得到有力保障。30项城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实现了年初对人民的承诺。视察中,代表们对全年取得的成绩予以了高度肯定:
一是大交通体系进一步构架。人民大桥和中山路涵洞顺利通车,地税转盘完成红绿灯改造,车站路延伸工程顺利推进,主城区交通通达能力进一步增强。陵口铁路货场路、丹桂路延伸、导皇线顺利竣工,齐梁路完成道路主体工程,南三环大桥、沪宁高速公路丹阳东互动、丹金溧漕河项目有序推进,城市交通对外辐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城市公交线路的增加与优化,以及镇村公交、校车工程的实施,公共交通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二是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天元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有序推进。弘成固废、蒋墅片区等污水管网建设顺利完工,城北分洪道泵站进入试运行阶段,善巷水厂一标段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城市水环境改善按计划有序实施,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对政府工作的信心大大增强。三是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金鹰购物中心项目已完工,吾悦广场城市综合体建设正式开工,城市商业布局更趋合理。万善公园、人民公园改造完成,新增停车场(位)近2000个,群众出行、休闲环境得到改善。正则小学迁建工程全面完工,正则幼儿园、实验幼儿园迁建工程有序推进,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四是城乡综合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司徒、云阳、延陵片区等6片城郊结合部整治工程项目,实施姜家园、城河北路西侧、南门片区、张家村等城中村以及背街小巷的整治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成效进一步彰显。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围绕“美丽宜居镇村”规划建设要求,所有任务村庄已全面施工,开发区黄连山村等3个村庄顺利通过镇江市验收。
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受土地、规划、拆迁等制约因素影响,一些重点民生项目立项难、周期长、施工矛盾多、协调难。二是融资压力大。一方面,国家大的政策方针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建设不利;另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银行放贷进一步收紧,融资环境更加恶劣,工程款支付滞后于施工进度。三是重点项目建设与周边环境综合提升、协调、改善不够。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代表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同时协调解决审批、招投标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开工建设扫清障碍。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政策对接与沟通协调,加快解决省道、航道、跨运河桥梁等项目的立项工作,合理利用政策争取项目补贴。同时,要及时协调解决好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拆迁安置、电力及各类管网移位、铺设等问题。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常态,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将稳步推进。在此情况下,既要顺应形势,适当压缩政府投资,又要敢于做事,千万百计组织资金,切实将重点民生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到位。一方面要多争取地方债指标并加快发行;另一方面,要探索多渠道的民间投资模式,激活社会资本,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个积极性。
四是完善配套设施。随着30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我市公共配套设施布局更趋合理。但总体来看,完善城市功能的任务仍然很重。建议要重点加强对老城区及开发区核心区功能的研究,进一步优化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切实缓解主城区的人流、交通流压力。同时重点工程建设要与周边环境的改造相结合,加大综合环境改造,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放大效应。
五是适当保障工期。重点工程建设中,尤其是道路、桥梁工程,天气、路基自然沉降等都影响着工程质量,也绝非人工完全可控因素。因此,在追求项目速度的同时,应进一步遵循施工规律,充分考虑阴雨天、冬季施工等对工程的影响,保障合理工期,确保新建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