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了解我市人武工作情况,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9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爱仙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到云阳街道人武部和市人武部视察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代表们现场观摩作战指挥中心、反恐维稳军地联合演练并了解作战值班制度,参观了战备物资器材室,详细了解了民兵应急分队开展防恐维稳、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实战任务情况。代表们听取了人武部的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讨论,副市长符红海,市政府办公室分管领导陪同视察,现将视察情况通报如下:
近年来,市人武部在军分区党委和丹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奏响“三声”、达到“三好”的工作目标,狠抓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重点的各项工作落实,走科学发展的路子,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造就了“八姑娘民兵班”“精忠报国”司徒镇培棠村等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在服务中心工作、急难抢险、维护稳定等方面作出了贡献,视察组对人武工作表示满意。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力度大。注重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扎实开展“深化强军改革”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筑牢人武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思想根基,确保人武部始终沿着健康轨道发展。二是军事斗争准备充分。针对丹阳地区战场环境特点,建立健全了军地一体的战备工作指挥机构,拟制完善了动员支前、防卫作战、人民防空配套案和16个应急行动预案。三是安全管理扎实有效。严格按照“形成高压态势、严格高质标准、落实高度责任、确保高效落实”要求抓安全管理工作,连续20年无事故、无案件、无严重违纪问题发生。四是军民融合显成效。多次协调军内外军民融合调研组来我市观摩指导,为我市军民产业融合发展铺路架桥,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与原总参通信部对接通信方仓项目取得进展,洪旭光学公司与原军区作战部对接战术护目镜项目已批量生产。
尽管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还有薄弱环节和差距:一是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运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理论进入思想,转化为推进单位建设上还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二是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上还存有一定的薄弱环节,民兵成建制形成战斗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规范化建设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军民融合式发展以及军警民合作模式、手段比较单一。
为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和人武工作,结合视察情况,建议如下:
1.不断完善保障,强化经常性实战训练。民兵预备役人员是亦兵亦民的准军事主体,平常的训练和执行任务不可避免的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要完善经费保障,落实相关权益保障制度措施,解决好民兵预备役人员遂行训练和应急任务的伤亡抚恤、优抚优待、生活补助等问题。针对民兵在执行任务和训练中,可能发生的受伤或意外情况,建议市政府给民兵应急分队人员购买相应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让民兵无后顾之忧的参加应急任务和训练,也有利于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民兵预备役队伍要加强训练,有针对性的开展实战性训练,确保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今年是军队改革转业退役安置的第一年,大量作战部队的干部和士官转业,安置好他们既是对为国尽忠行为的回报和肯定,更是在为我们未来的国家安全环境投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改革期间军转安置工作,人尽其用,让每一位最可爱的人依旧是最有用的人。
2.创新军地、军警合作的方法方式。要继续加强军地共建,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军地协调、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不断丰富军民共建内容、拓宽军民共建领域,做强军地产业合作特色,更好促进军民深度融合。拓展军警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信息共享,协同作战,互相支持,确保一方平安和稳定。
3.加快推进规范化建设。针对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要切实领会习主席改革强军重大战略思想,以强军目标引领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快推进人武部本级战备规范化建设,及时完成战备四室四库、荣誉室、阅览室、活动室建设任务,稳步推进镇(街道)基层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