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讨
关于对乡镇国有(集体)资产中二次改制 不彻底的低效企业的盘活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5-08-13 09:51:31  来源:  作者:
陵口镇人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资产资源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部分国有(集体)资产低效企业的问题逐渐显现,镇村一级的公有资产逐步沦为闲置状态,成为制约乡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国有(集体)闲置资产盘活是打破现阶段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成为现阶段政府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也是解决社会资源浪费、土地资源浪费、自然资源浪费问题的现实需求。
    一、我镇开展国有(集体)闲置资产盘活工作的现状
    陵口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盘活闲置低效资源资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把资源资产盘活工作落到实处,为全镇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压实责任“清家底”。镇党委政府成立镇闲置、低效资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任务,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党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由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局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工作台账,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不留死角。并指定副所长等专人对政府资产进行全面摸排,强化动态管理、跟踪管理,并将摸排结果补充完善到资产管理系统,同时根据摸排资料及时登记台账,全面深入梳理闲置低效资源资产情况,“遏增量、去存量”。目前我镇各类国有资产共计41处,总面积42413.01㎡,占地面积为90530.57㎡,其中:自用3处,建筑面积为 13925.8㎡,已租赁12处,租赁面积 9183.75㎡,已出售面积 4413.51㎡,闲置16处,建筑面积为14889.95㎡,均分别建立档案,档案中包括资产清册、划拨单、原始房产证、土地证、原始协议、测量面积数据等等,切实做到了一产一档。
    二是科学处置增效益。镇党委政府在具体工作中以盘活闲置,促进增收为导向,特别重视闲置资产盘活处置环节,为确保监督出实效,提升政府财力,围绕闲置资产的原有功能、当前现状、可用价值、未来空间,统筹考量、深入研究,按照市场化和“成熟一个、处置一个”的原则,能用先用、不用可售、不售可租、能融则融,多方式、多渠道盘活资产,变资产为资源,做到物尽其用。我镇形成的模式是:根据闲置资产不同的现状向镇主要领导提出相应的盘活处置建议,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并形成决议后,陵口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局会同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在镇纪委监督下严格按照公告、评估、报名、开标、签订协议、交款等公开资产处置程序,增加了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度、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公信力。
    三是强化保障提动能。盘活各类闲置低效资源资产,不仅“底数要清”,“情况更要明”,镇党委政府坚持实效导向,以盘活低效闲置资源资产工作为抓手,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健全企业服务工作机制,营造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镇是由镇人大牵头,推动政府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局、经发局及党政办来协同梳理,按照“先易后难、分块处理、滚动发展、逐步盘活”的原则,科学制定盘活计划,确保项目早日投入使用、发挥效益。主要涉及清理集体资产,对改制中不彻底的情况进行摸排,分主体、分原因、分类别深入调研低效闲置原因,通过部门协调,法务介入用调档查阅、实地勘察、走访相关当事人及其亲属等理清共计11家企业的历史脉络,并且多次召开推进会,对涉及的企业对象逐一制定盘活方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分类施策。如下一步将对凌云锅炉厂、预制构件厂、漂白粉厂该追缴的追缴土地租金,对低效利用的则需要提质增效。
    四是“一盘五活”打样板。镇党委政府摒弃原先一次性出卖土地的固话模式,积极探索真正意义上的“一盘五活”的新路子。2023年陵口镇圆满完成对企业二次改制不彻底的“预制构件厂”盘活工作,年产20台套管桩自动化生产线的本土项目在总面积约为10.84亩的地块落地。这一举措是以实现“项目招引工作”和“资产盘活工作”双赢为导向,通过对原有闲置或者低效的资产进行转让,有效结合匹配式的项目招引,在这过程中优先考虑本土企业项目,严格按照《丹阳市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评估管理办法》(丹政发[2022]35号)执行制定考核并签订相关协议,形成了新项目入驻旧地块的“腾笼换鸟”模式,提升了闲置、低效资产的经济效益和土地价值,赢得了“一盘五活”的的优势:一是对当地政府而言,既能获得土地挂卖的部分收益,也能得到新项目落地后持续性的税收贡献;二是对地块所属村集体而言,该土地的挂牌出让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收益,增加部分集体收入;三是对原属企业而言,易主的同时也是对自身企业的“救赎”,能将易主获得的收益来缓解自身企业经营困难的瓶颈压力,为企业的“重生”提供了新的希望;四是对新入驻企业而言能扩大规模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利于企业向前向好迈进;五是对社会效益而言,闲置、低效资产的盘活,能为就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包括技术人才、第三产业发展等都有好处。这种模式更为在当前政策条件下需要土地资源但部分硬件不符合进园区的中小企业的后期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存在问题
    乡镇国有(集体)资产低效企业盘活工作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一是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首要难题。市场波动、行业周期变化、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的复杂性都可能影响到资产的估值、交易及运营。企业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也是重大挑战,涉及到企业重组、员工安置、债务处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二是资产权属与法律问题可能导致纠纷,特别是在集体资产中,权属不明晰、股权结构复杂,可能引起法律纠纷,阻碍盘活进程。如国有资产的资产形态、产权证明、土地权属等情况较为复杂,而资产处置的方式则较为单一,按照现有规定必须要权证齐全才能入系统上市级平台进行交易,如若这样,很大程度上没有办法推进运作。如遇到可能涉及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二次改制不彻底)挂牌比较麻烦的情况等。
    三是资源整合与配置的科学性也是重要挑战,如何将不同性质的资产进行有效整合,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是盘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清查的资产时间跨度大,部分资产历史资料档案材料归类不完整,收集整理资料时困难较大,部分资产存在实际已处置,但尚未核销等情况。
    三、意见建议
    一是强化“清”“盘”的目标意识。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要紧盯序时,坚定不移把资源资产盘活工作落到实处。对低效利用的则鼓励企业自主盘活,督促企业加快对供而未用、用而不足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对用而不优土地实行升级改造,努力做到连片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对闲置的资产地块要明晰产业定位,科学规划布局,严把项目门槛,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户落地。
    二是创新出台机制,助力盘活工作有序进行。建议加强对闲置资源情况的调研,针对各种特殊情况加以分析,协调相关部门出台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以便更好的开展盘活处置闲置资源的工作。因为涉及到改制、权证不全等事项,现在亟需对这类情况进行清理,否则以后会更难。建议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多方协调实行缺项挂牌交易机制,尤其针对在产权很明晰的情况下,只是权证不全(或者有的没有发,没有领等情况)这类资源顺利交易提高利用率。
    三是激励与保障并行。为了克服挑战,推动乡镇国有(集体)资产低效企业盘活,政府需要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激励投资者参与低效资产的重组与转型。金融服务创新至关重要,提供更加灵活和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支持资产盘活。技能培训与人才引进也是当务之急,提升乡镇企业的人力资本,为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确保资产交易的公正透明,打击非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低效企业盘活工作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适应和改进,才能确保乡镇国有(集体)资产在经济大潮中保持活力,为乡镇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丹阳人大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