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讨
关于提高人大代表建议质量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5-08-13 09:52:51  来源:  作者:
访仙镇人大
    人大代表向本级国家机关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是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工作,实现政治参与、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随着民主与法制的不断进步,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意识不断增强,履职能力逐步提高,所提建议的数量不断增加,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撰写质量,是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本文结合实际和调研情况,围绕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及其办理质量,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代表建议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
  随着人大工作的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数量不断增加,但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1.对代表建议的作用认识不清。有的代表实际调研不够,所提建议内容简单、笼统、抽象,没有实质性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建议界限不清,甚至超出本辖区的职权范围,加大了办理难度;有的代表没有做到一事一议,建议内容涉及多个部门,责任单位不够明确,短期内难以落实;有的建议过多地强调局部甚至个人利益,全局性不强,影响了建议的办理质量。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代表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提建议就是走过场,并没什么实际效果而导致的。
  2.对代表建议的选题把握不准。一是对建议的重点把握不准。有的建议所选课题偏离本地工作大局,甚至超出本级人大常委会及“一府两院”的职能范围,无法实施交办。二是对建议的基本要素归纳不全。有的建议三言两语,没有开展调研的基本情况,既无数据也无实例,反映的问题片面笼统,建议针对性不强。有的没有实行一事一议,不利于交办和督办。三是对建议的具体方案表达不明。有的建议事项观点不恰当,层次不分明,措施不具体,没有针对问题提建议,或没有实质性建议内容。
  3.对代表建议的调研安排不周。一是调研计划不周全。原则要求人大代表每年集中走访调研1-2次,均因各种理由冲淡了,代表小组没有认真组织开展代表集中走访调研活动,或流于形式。二是调研工作欠深入。每次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表走马观花式地跑有关单位收集意见和建议,大多涉及项目和经费,没有认真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调研报告无见树。基本信息量少,没有具体的实例、翔实的数据和适用的政策作支撑,导致建议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对代表建议的撰写把关不严。一是没有明确专门人员起草。由于代表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代表特别是初任的一线工人和农民代表,撰写代表建议的经验不足,没有文秘功夫好的人帮忙,写不出好建议。二是没有实行党政集体审核。为民代言、参政议政是代表建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许多代表的调研课题和建议事项未报当地党政集体研究,偏离工作重心和选民意愿。三是没有达到建议格式要求。表现为标题不明确,太大、太长或太散;正文不具体,没有写明需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决的方案和理由;行文不规范,格式不工整,用词不准确。
  二、导致建议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代表不提建议或所提建议质量不高,既有代表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服务机构及其它方面的客观原因。
  1.代表主动履职的热情不高。有的代表对建议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在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知情不多,无法掌握撰写建议所需的信息。加上调研不深入,业务培训少,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愿望,导致不能提出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建议。
  2.代表联系选民的活动不多。有的代表主人翁意识不强,缺乏为民行权、为民代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把代表职务看作是一种名份和荣誉,不能积极主动联系走访选民,没有到选区述职,也没有通过走访和接待选民、视察调查、执法检查等活动与群众增强接触,听不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提不出合理化建议。
  3.代表开展活动的保障不畅。各级人大工作机构在组织代表培训、指导代表活动、提供服务保障等方面做得不够,代表小组自主活动少,上级有关精神和人大相关业务在基层形成肠梗阻,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执行法律法规等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难以提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议质量。
  4.代表建议办理的力度不大。代表建议交办后,一些承办单位领导不重视,办理走过场,不与代表见面,不到现场调研,敷衍塞责,简单应付;主管部门不开会研究,不强化责任,不督促落实;督办单位督导不主动,检查不及时,追责不顶真。凡此种种,由于办理不落实,整改不到位,严重挫伤代表撰写建议的积极性,导致代表不愿提建议,或一件建议反复提出。
  三、提高建议撰写质量的思考
建议质量不高,表现在有的代表热情虽高,但受能力、水平、了解情况所限,提出的建议不能说到点子上,反映问题缺乏大局意识,这就需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代表素质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采取日常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理论指导和活动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组织代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人大业务知识,掌握开展代表活动的方式方法以及建议的书写格式和技巧,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和代表意识,提高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密切联系代表。落实到位联系代表制度,通过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开展代表活动、订阅人大报刊、寄送学习资料等形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及时向代表通报常委会工作情况,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三是组织代表活动。积极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也是提高建议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执法检查活动,为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提出高质量建议打下基础。
    四是加强调查研究。要明确和规范代表建议的基本要求,引导代表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和有关问题,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拓宽渠道,倾听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增强代表建议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要定期开展优秀建议评选活动,对撰写建议多、质量高的人大代表给予表彰奖励。制作优秀建议汇编,开辟优秀建议专栏,召开经验交流大会,推介为民代言典型。将代表撰写建议情况作为年度履职考核和换届提名连任的重要依据,不断增强代表撰写高质量建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丹阳人大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