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人民与权力》“花钱”必须“问效”
时间:2015-03-20 00:00:00  来源:  作者:

“目前,镇村公交总体客源较少,载客率不高,市交运局如何来解决?”

“年度预算中不能清楚地看出镇村公交年度预算项目资金的多少,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建议单独编制。”

“这些国有资产政府是如何管理的?是否出台了管理办法和措施?”

……

这一个个问题,来自丹阳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财政预算项目初审听证会的现场。此次听证会在镇江地区尚属首次,主要针对该市近三年镇村公交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以及2015年镇村公交项目预算,专门聘请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广泛听取专业人士、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市民代表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财政投入的绩效进行充分论证。丹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聂刚健介绍说,“这次听证,目的在于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促进财政、审计部门做好项目绩效评价,为编制好该项目下年度的预算提供依据。”

据悉,该市虽然是首次召开听证会,但全口径财政预决算监督工作已推行了两年,先后出台了《财政预决算监督办法(试行)》、《预算初审听证规则(试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办法(试行)》三项制度,通过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三步走”,朝着制度理财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一步:预算编制审查注重全程参与

 

“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该市坚决杜绝审查监督停留在形式和程序上的做法,推进由程序性监督向程序性和实质性监督并重转变。

在组织上,成立由人大财经工委、财政局、审计局组成的市级预算审核小组,统一审核原则,对部门预算和政府专项资金(草案)逐个审核。在方式上,充分尊重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意见,注重发挥专家人才的作用,加强财政预决算专业审查,并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组织专题调研。在程序上,人大财经工委提前介入,督促政府每年7月份就着手布置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全程参与政府及财政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全面把握政府重点工作安排,深入了解预算单位支出需求。在内容上,人大财经工委、财政部门加强与预算编制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研究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努力把预算编制得更加细致、更加明白。在刚刚召开的2015年人代会上,发放了一本厚达251页的预算编制报告,将公共财政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社会保险基金专户收支、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四种预算表全部公开,并向人大代表公开所有74个部门2个街道的收支预算表、政府采购预算表,真正让代表看得清、看得懂。

 

第二步:预算执行监督强调严格约束

 

“有了预算,并不等于有了预算管理,预算的有效实施和过程控制,才是预算管理的主要环节。”丹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明辉如是说。对此,该市人大注重把好“三关”。一是把好预算执行的调研关。在半年和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初审中,人大财经工委每年都抽查20个一级预算部门进行调研,做到三年对一级部门的预决算调研一遍,并选调审计部门的同志一道参与,现场审计,实际了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二是把好财政部门支出关。财政部门对基本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序时进度进行拨付,对项目支出及时跟踪监督,将业务科室管理的部门项目预算资金和预算管理的政府专项资金与支付中心对接联网,通过支付中心的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年底部门公用经费及经常性项目资金指标结余全部收缴,真正做到“零基预算”。同时,把好政府采购关。对年初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一律不得采购,严控一般性开支。

 

第三步:财政决算监督突出绩效评价

 

在人大的推动下,该市目前已建立起财政、人大财经工委、审计“三驾马车”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市财政部门调整财政管理的重点,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列为重中之重,成立了绩效评价管理科室,要求在编制年度部门项目预算和政府专项资金预算时要有预期目标,有针对地对7至8个民生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除了财政部门以外,审计部门也在财政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审计部门对明显存在违纪违规、挤占挪用、绩效不明显的项目,将在同级审中重点审计。

据悉,从2015年起,该市将预算初审听证工作列入常态化工作,每年选择2至3个预算项目进行公开听证,对涉及民生、社会影响较大的,而财政、审计又难以监督评价的项目,通过听证的方式加强监督。

注:本文刊登于《人民与权力》2015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