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人民代表报》五举措力促建议办成率提升
时间:2014-04-25 00:00:00  来源:  作者:

高质量地提出和办理代表建议,是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重要方面。2013年以来,江苏省丹阳市进一步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积极探索代表建议办理的新形式、新方法,促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代表建议办成率再提高十个百分点。

提升工作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及“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代表法、地方组织法也都规定了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所行使的各项权力,其中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权,是代表日常行使最多、最为切实的权力。代表提出的建议及其办理工作,是代表反映民意、为选民办实事的平台,是加强代表与政府联系和监督的重要渠道。各承办单位都充分认识办理代表建议是法定的职责和义务,办理好代表建议对于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加大办理力度。“一府两院”本着“提高质量、注重实效”的要求,通过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促使一些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一是及时准确交办,市政府对代表建议应认真分析研究,按照代表建议内容和单位的职能准确交办,并督促各承办单位将代表建议办理纳入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加强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建议办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减少交办错位、答非所提等情况发生。二是注重跟踪督查并及时通报,防止办理工作“打白条”,确保代表建议真正办到实处。丹阳市实行代表建议办理公示制度,市政府办公室每年将本年度代表建议的建议人、案由、承办单位、办理情况、代表反馈等情况及时在政务网上动态公布,在人代会上印发给代表,接受代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每年人代会主席团确定的重要建议则由市长常务会议研究,并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领衔办理。三是完善办理考核办法,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增强监督力度。丹阳市人大常委会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选择一些事关大局和重要民生的代表建议,及其在办理工作中进度较慢、质量欠佳的承办单位进行专题询问,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注重探索代表建议现场办理新形式,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办理情况。加强舆论督办,选择部分重点建议、承办单位跟踪督办,通过媒体力量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办理进程,提高办理实效。

提高建议质量。提出较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是搞好办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是丹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加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一府两院”及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政情通报,使代表更多地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增强全局性、大局感,便于立足宏观进行思考。保证所提建议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三是代表自身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和群众,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掌握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走访选民,开展视察,深入调研,写出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

增加有效投入。在财政预算中由于没有设立代表建议办理资金科目,丹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批准年度预算调整方案中,对重要建议、重点建议承办单位预算安排作相应追加,适当解决代表建议办理资金。改变目前“不花钱的加快办,要花钱的承办单位挤占其他资金办”,以致代表建议当年办结率不高的现象,为代表建议办理提供有效的财力保障。

 

:本文刊登于《人民代表报》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