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大会应到代表303名,出席代表297名,符合法定人数。
市领导王成明、宋飞雄、赵立群、薛军民、于利东、金夕龙、黄俊杰、陈龙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夕龙主持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立群向大会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了2022年主要工作,并对2023年工作进行安排。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中心工作、聚情民生关切、聚合代表力量,认真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具体实践,努力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圆满完成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助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丹阳实践”,基层人大工作和人大基础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年来,市人大始终做到绝对忠诚,以正确立场彰显政治本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强烈担当助推高质量发展;持续聚焦群众普遍关切,以保障民生厚植人民福祉;强化法治引领护航,以良治善治守护公平正义;突出代表主体地位,以服务创新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自觉做到守正创新,以更高标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这一年,市人大共举行常委会会议8次、主任会议13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8项,形成调研报告15份,作出决议、决定6项,开展五级人大代表年度述职评议283人次,有力推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智造名城、运河明珠”、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实践的关键之年,做好新的一年的人大工作至关重要。赵立群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强化政治意识,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方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聚焦、精准发力,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代表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要坚持以学习强本领,以调研增质效,以宣传扩影响,以落实抓效能,全力打造能担当、善作为的工作机关。
赵立群指出,2023年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政治引领,突出“谋发展、化风险、惠民生”主题,围绕“创新、规范、提升、实效”推动人大各项工作更具实践性,充分发挥“四个机关”作用,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实践更好地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重点做好四个方面:旗帜鲜明讲政治,努力在推动政治机关建设上走在前列;主动作为强担当,努力在推动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上走在前列;拓宽渠道聚民意,努力在推动代表机关建设上走在前列;严实作风提质效,努力在推动工作机关建设上走在前列。
市人民法院院长刘凯代表市人民法院作了《丹阳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2年,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7908件,其中新收案件24631件,审执结24543件,新收案件和结案数量同比分别上升4.39%和10.90%,并以99.64%的结收案比在镇江全市法院系统排名第1位。2023年,市法院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服务大局,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司法职能作用,以更高质量司法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丹阳实践。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志祥代表市人民检察院作了《丹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2年,市人民检察院主动融入全市中心工作,联合相关部门会签公益保护联动协作实施办法3份,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36件,开展专项治理12次,共同筑牢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法治防线;持续助力平安丹阳建设,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案件255件373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72件231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112件1675人,经审查,提起公诉763件1174人。2023年,市人民检察院将围绕服务精准化、办案精品化、队伍精英化、管理精细化,积极主动助力市委中心工作,持之以恒为我市建设现代化“智造名城、运河明珠”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