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关于实施产业强市,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开发区、高新区重大优质项目建设”重点建议的答复,通过推动两大园区的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升我市现代化发展水平。7月4日上午,市人大召开了3号重点建议答复座谈会,市人大部分领导、财经工委负责人、重点建议提案市人大代表出席会议。
会前,市人大组织相关市人大代表和部门负责人,专门视察了开发区、高新区两大园区,了解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全区拥有内资企业2232家,圣象地板、仅一智能制造、恒神碳纤维等企业和项目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丹阳高新区于2016年5月获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高新区,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园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辐射作用得到了全面增强,在最新的全省27家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0名。
会上,部分市人大代表围绕两大园区定位和产业分类、未来规划发展、项目招引、项目承载能力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就代表的提问,做了一一解答,并表态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发力,多部门协调配合,“组合拳”出击打造丹阳两大重点园区新景象:一是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二是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向现代化产业园区转型;三是建立政策体系,努力提升服务软环境;四是整合资源要素,大力提高支撑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忠法强调,我市两大园区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为丹阳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他希望两大园区要成为我市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先驱;高新企业集聚区和高端项目的引领区;成为高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为我市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